4 月 17 日,高通技术公司宣布了和北京神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木科技”)的合作。后者将在中国市场,为 Snapdragon Spaces XR 开发者平台这一跨终端平台和开放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提供本地化服务和技术支持。
本次合作,体现了高通希望推动中国 XR 市场进一步前行的决心,希望携手行业伙伴和开发者加速使用 Snapdragon Spaces 的 XR 应用创新,从而支持 Snapdragon Spaces 在中国开发者生态的扩展,助力中国 XR 内容生态繁荣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Snapdragon Spaces 是高通在 2021 年推出的 XR 开发者平台,将助力打造无缝模糊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边界的沉浸式体验。而在 2022 年 6 月,Snapdragon Spaces 正式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放下载。这次高通与神木科技合作,可以视为 Snapdragon Spaces 开始全面拓展中国 XR 内容生态的标志。
那么,Snapdragon Spaces,以及这次合作,将为我们的 XR 市场和产业带来怎样的改变?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未来又能获得怎样的融合现实体验呢?
XR 市场厚积薄发,但质变前还需解决这些问题
在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先看一下目前我们的 XR 产业、市场处在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上。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IDC 发布的数据,2022 年中国 XR 市场硬件出货量超过 120 万台,其中第四季度消费级设备占比提升到了 83%。同时中国市场的 VR 设备出货量首次突破了 100 万台,AR 设备的出货量也首次突破了 10 万台。
而对于今年,IDC 表示我国 XR 硬件市场出货量有望突破 200 万台。除了 IDC,另一家市场研究机构德勤也对今年 XR 市场出货量看好,他们认为 2023 年我国仅是 VR 设备出货量就能超过 200 万台。
这是向好的一面,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 XR 产品和市场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不久前创业邦发布的《2022 年 XR 产业投资报告》,目前我国 XR 市场整体规模仍然相对较小,同时面临内容生态不完善、基础硬件价格高、用户习惯需培养等众多问题。
特别是在关键的消费市场上,相信大家也都有感触,比如目前普遍较好的 VR 头显一体机价格都在 2000 元以上,超出了大部分消费者对 VR 产品的消费预期,而在内容上,直到目前也并没有真正杀手级的 VR 内容出现,设备买回来主要还是看视频、玩一些小游戏。
而且直到目前,VR 设备笨重、佩戴不舒服的问题也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尽管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轻量化的 VR 设备,但往往功能有限或者需要连接手机等终端使用,不够独立……
至于 AR,眼下绝大部分消费级设备其实也只是扮演着手机等终端的扩展显示的作用,真正好用的场景也相对有限……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未来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共同优化技术和产品、打造内容生态,才能真正将行业蛋糕做大,推动行业整体的发展进步。
可以说目前我国 XR 产业整体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经过多年的蓄能,行业正到了“薄发”之时,也是向着更高阶段进阶的关键时期,其中,消费级产品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但同时,市场在产品硬件和内容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这对于产业链层面的深度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结起来,IT之家提炼出最重要的两点,对于消费级市场来说,:
第一、我们需要高性能、低功耗的算力,来促进产品终端变得更好;
第二、我们需要更丰富更多元的内容生态,来激发 XR 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这两点互相协同,彼此促进,软硬件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助力 XR 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四大战略加持,软硬件协同发展才是正解
当然,前面说的只是宏观上的分析,具体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推动 XR 软硬件产业层面的深度合作?并不容易,需要在底层软、硬件生态构建都有足够号召力的角色来推动。而高通,无疑就是最契合的角色之一。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高通对 XR 前沿技术的研发已经有超过十年的沉淀。
他们从 2007 年开始就启动了首个 AR 研究项目,分别于 2018 年和 2019 年先后推出了第一代骁龙 XR1 和第一代骁龙 XR2 平台,还在去年发布了第一代骁龙 XR2 + 平台和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以赋能打造具备小巧外观、轻量化、低功耗的智能眼镜终端。同时今年二月高通又宣布了和歌尔联合推出的,基于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的新一代轻量级 AR 智能眼镜参考设计。
而截止目前,已有超过 65 款搭载骁龙 XR 平台的终端设备发布,包括 VR、AR 设备,覆盖消费和企业市场。
在长期深耕 XR 行业的过程中,高通逐渐形成了赋能 XR 行业发展的四大支柱,分别是:
处理平台,也就是骁龙 XR 专用平台; 软件和算法,包括定位追踪、图像识别和追踪等具体技术; 参考设计; XR 生态系统。这四大战略支柱,本质上就是在通过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深度协同,以解决目前 XR 市场在产品和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中国 XR 产业整体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硬件方面,我们需要高性能、低功耗的计算,以高通最新的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来说,它就做到了将主处理器空间占用减少 40%,同时 AI 性能提高 2.5 倍,功耗也降低 50%,从而解决在小巧外观形态设备上实现低功耗高性能计算的挑战。
同时在解决高性能、低功耗计算方面,高通还有强大的连接技术加持。还是拿第一代骁龙 AR2 平台来说,它搭载了 FastConnect 7800 连接系统,支持 Wi-Fi 7,让 AR 眼镜和云端及主机设备(包括智能手机)之间的延迟小于 2 毫秒,这也可以侧面解决计算和功耗的问题。
有了这样的运算平台的支持,未来 XR 终端厂商们才能逐步推出高性能、轻量化、佩戴舒适的 XR 设备,从而解决消费者面临的痛点。事实上,高通已经在和小米、OPPO、一加、PICO 等厂商合作,共同打造这样的设备。
而在软件和内容生态方面,就不得不说到高通的 Snapdragon Spaces XR 开发者平台了。
Snapdragon Spaces:要想产业繁荣,先得有好的内容
如果说高通之前的努力主要是在硬件层面上为 XR 终端厂商在推出高性能、低功耗、轻量化的产品方面铺平道路,那么随着高通与神木科技的合作,高通在中国本地化 XR 市场的深耕,将真正深入到软件生态领域。这其中的抓手,就是 Snapdragon Spaces XR 开发者平台。
和过去把技术和软件提供给硬件 OEM 厂商不同,通过 Snapdragon Spaces XR 开发者平台,高通可以直接面向开发者,为他们提供核心的感知算法和软件,并向他们开放 API。这些核心的算法和技术包括定位追踪、本地锚点及其持久性、平面探测、手势追踪等等,而且这个平台还支持 OpenXR 标准,且兼容虚幻引擎、Unity 等核心 3D 引擎等等。
同时 Snapdragon Spaces 更是一个开放的跨终端 XR 生态系统,开发者只要做一次开发,就能提供给多家不同的终端设备厂商来使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他们创作优质 XR 内容的便捷性和效率。
作为少数几家受邀参加本次高通和神木科技合作沟通活动的媒体,IT之家在现场询问了高通技术公司副总裁兼 XR 业务总经理司宏国(Hugo Swart)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选择神木科技作为 Snapdragon Spaces 拓展中国开发者生态本地化的合作伙伴,高通看重的是哪些?
对此,司宏国的回答是:
需要一个在 3D 内容创建、开发者网络、开发者社区服务管理方面有着强大优势的合作伙伴。神木科技有着出色的能力,能够与高通的解决方案相辅相成。
因此,通过神木科技,我们也能看到高通在推动中国 XR 内容生态繁荣发展方面的一些细节方法。比如,什么科技可以给开发者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包括视频、文档和线上线下培训。
同时,神木科技还能负责开发者硬件的申请和交付,因为他们的创意和内容呈现,最终还是需要硬件作为媒介的。
还有更关键的,神木科技还将负责运营和管理 XR 内容分发平台,比如在开发者的作品开发过程中帮助将其商业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再比如,神木科技还会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相关 XR 行业的标准制定。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XR 还有很多的标准没有完全确定,这些都是需要联合国内 XR 产业链参与者一起去探索的……
从这一系列的细节业务可以看到,高通对于推动中国 XR 内容生态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战略层面,而是有具体而微且全面的推进计划,而神木科技,正如司宏国所说的,是能够真正帮助高通、帮助 Snapdragon Spaces 切实融入到中国本地 XR 开发者生态中的伙伴选择。
相信在这一系列方案的推进下,Snapdragon Spaces 将不仅仅是国内 XR 开发者们值得信赖的工具,更将成为一个广大开发者自由交流、彼此协作,以及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平台,而开发者们也能通过 Snapdragon Spaces,打造出符合国内消费者喜好和习惯的、体验出色的优质 XR 应用和内容。
也许之前大家会觉得 XR 没有什么真正吸引人、引发全民热潮的杀手级应用,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其实就在于技术不到位,开发工具不够丰富、好用。就像在智能手机时代,因为出现了“基于位置服务(LBS)”这个技术,才催生了拥有大量用户、影响力很大的应用,如“滴滴”、“美团”等等。
XR 其实也是如此,现在高通和神木科技合作,正在通过 Snapdragon Spaces 为开发者们在技术上铺平道路,同时努力为开发者营造一个优质的交流协同氛围,并致力于打通商业上的闭环,接下来,就看开发者们如何发挥创意,带来更多真正能够吸引广大消费者使用的内容和应用,让 XR 真正能够融入到普罗大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相信那个时候,XR 产业发展也就真正迈向了新阶段。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软件和硬件是彼此促进的关系,当 XR 的内容生态繁荣起来,用户愿意消费,也会促进终端产品形态的持续进化。而这个前提是终端厂商们也能够融入到 Snapdragon Spaces 的生态中。事实上,高通已经在与 OEM 终端厂商们积极合作,推出符合 Snapdragon Spaces 要求的设备。
比如高通首先通过联想 ThinkReality A3 智能眼镜,面向 AR 领域推出了 Snapdragon Spaces;此后又利用联想 ThinkReality VRX,将 Snapdragon Spaces 扩展至 VR 和 MR。
在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B)上,高通和小米共同宣布,小米所推出的小米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也已经获得了 Snapdragon Spaces Ready 的认证。同时,OPPO 也确认将推出一款获得 Snapdragon Spaces Ready 认证的全新 MR 终端。
AR 眼镜通常需要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高通也在赋能智能手机支持 Snapdragon Spaces Ready 认证。在今年的 MWCB 期间,一加 115G 成为首款获得 Snapdragon Spaces Ready 认证的第二代骁龙 8 智能手机。
除了终端厂商,想要进军 XR 市场的移动运营商也在与高通技术公司就 Snapdragon Spaces XR 开发者平台展开合作。同样在 MWCB 期间,高通宣布和七家全球领先的运营商合作,推动 Snapdragon Spaces 在他们各自的市场发展,其中在国内,高通也与中国移动达成了合作。
可以看到,不仅是 OPPO、小米等终端厂商,包括运营商在内的 XR 产业链,都对 Snapdragon Spaces 在国内生态的扩展表现出了期待。这就是我们说的,当前的 XR 行业正是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彼此合作、开放协同的时刻,相信高通也能将在手机市场的领导力和合作伙伴关系带到 XR 领域,共同推动国内 XR 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结语
在智能手机产业进入饱和、红利消退后,大家都在寻找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设备,而 XR,无疑就是最被看好的选择。因为从整个计算的发展趋势来看,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上的 2D 计算,演进到 3D 的空间计算,是必然的。
而这样的空间计算,需要 5G、AI 和 XR 紧密结合,其中 XR 无疑是最上层、能够以产品形态呈现的。
就像司宏国所说的:
我们对 XR 的投入并不是因为它的热度,而是因为我们始终相信 XR 的未来。
相信在整个 XR 产业的通力合作下,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这样的未来奔赴而去。
标签: